当前位置:17tech生活直击8·15日本战败日“拜鬼”现场:军国主义旗帜再现
直击8·15日本战败日“拜鬼”现场:军国主义旗帜再现
2022-06-15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日报道,为了响应世界艾滋病日的号召,一段对30位男同性恋者的采访视频被发布在网上。这段视频主要采访了男同们对艾滋病的第一印象。部分采访者大多采用“绝望”、“恐惧”、“死亡”和“疼痛”这样的字眼,当然也有部分采访者持积极态度,觉得艾滋病是“可预防的”或“可打败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在艾滋病预防和治疗领域已

取得明显进展。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自2004年起,由艾滋病所引起的死亡率已下降42个百分点。自2000年起,新型艾滋病病毒案例降低了35个百分点。然而,此疾病并未呈可控之势,尤其在男同性恋群体成为艾滋病高传播群体的当下,此种趋势越发呈现失控状态。

视频中,第一位受访者说道,“说实话,最先浮现脑海的是‘灵长类’这个词,因为我觉得这并不是男同之间的专有疾病,而是所有的灵长类生物都会染上艾滋病。”对此言论,科学家称,当时在西非,人们通过猎杀大猩猩获取肉类,因此艾滋病病毒最初确实是由大猩猩传染给人类的。继而,艾滋病毒跨越大陆,扩散到世界其它地方。另外,有两位男性皆表示“令人恐惧”,当其中一人表示,经过更多对艾滋病的深入了解,此种恐惧会相对减轻,觉得没那么恐怖了。

此外,有部分采访者对此持积极乐观态度。有采访者表示,想起艾滋就会浮现两个词——“小心”和“尊重”,他表示,为了未来的爱人,我们应该小心照料自己。同时,也应懂得尊重艾滋病患者。有位给出“进步”观点的采访者表示,现在关于艾滋病的研究越来越发达,社会对艾滋病群体也持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所以这是一种进步。给出“可预防”观点的采访者表示,在适当的教育和预防下,艾滋病在本代人中就可完全根除。(实习编译:杨璐璐 审稿:李宗泽)

17tech    手机版    网站地图    联系邮箱:SJEYbbDdPL@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