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7tech资讯时装时论:国外品牌为何抵触中国市场
时装时论:国外品牌为何抵触中国市场
2022-06-15

如果你想见一个人的时候,那就奋不顾身地去见。但如果你不想见到另外一些人的时候,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最直接的,像法国时装品牌Zadig &Voltaire的老板蒂里-吉利耶那样,他说自己跟很多巴黎人一样不喜欢吵闹的中国游客,所以他会在2014年开幕的酒店内拒绝中国人。

虽然很快,就像所有你能预料的结果一样,老板很快就反悔,隔晚立刻诚挚道歉,表明这只是一个误会,但依然无法扭转其品牌遭受中国网友唾骂的命运。在一个“说出的话就好像泼出的水”般难以收回的年代,道歉往往会将事情推向另外一个高潮。

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各有不同。(图/宋金峪)

诚然,跟大家一样,笔者对Zadig &Voltaire的了解并不多。事前也仅仅知道这个品牌离自己最近的专卖店位于直通车两小时路程才能到达的香港,门面低调、新闻寥寥,从来不会有自由行游客去排队。老板的道歉宣言发布时,很多人才刚刚查找到品牌的历史资料和经典作品,虽然还没搞清楚品牌名字的准确法语发音,但它在我们心中的印象就因为缠绕着自身的情感而被稳固地锁定。于是乎就有人将整个事件归咎为品牌的“公关炒作”策略。其经典的三步分解就是:先制造骇人的话题,然后迅速澄清,最后努力补救。对于一些名不经传的品牌或者人来说,这种炒作手法的成功率一直保持着颇高水平,不仅制造话题,还有利于打开新市场。这对于一直无法进入中国内地的Zadig &Voltair来说,拒绝语录也许会让品牌暂时蒙尘,但最终的收获却极可能是翻几番。

只是,就在他们说出“拒绝”这样的嫌弃性用词时,很多人突然也感觉自己受到伤害。这种伤害绝对不会在老板言辞紧密的事后道歉信里得到宽慰,也不会在巧妙的危机公关活动中得到消除,更加不会因为它们虽然名气大盛但被普遍封杀而感到一丝逆袭的快感。我们最终应该将问题放置在主题对象上,为什么被拒绝的总是我们?

难道仅仅因为我们习惯情不自禁地呼朋唤友,还是花钱买东西时不经斟酌,又或者是服装的糟糕搭配已经冲破别人的接受下限?其实这仅仅是表面原因而已,最深层次的理由应该是他们无法忍受我们无所不在的“跨圈子”消费。举个简单的例子,本来是叫价数万的手提包,在传统的欧洲消费市场这应该是属于贵妇阶层的专有品,其他人不会轻易触碰,但在国内,井喷而出的新贵和敢于冒进消费的工薪阶层也加入跟风购买的行列,于是便引起了大量的抢购行为,导致货品脱销和提价。

虽然对于商家来说增加销售是好事,但对于传统的消费环境的个体来说,他们深感自己备受侵犯,加之旅游业的兴盛,原本在世界那端的消费者如今越来越闹哄哄地接近自己,矛盾自然而然地产生。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蒂里-吉利耶在采访时脱口而出所讲的那些话,其实在一定程度也是代表其所在的消费阶层的真心话,他们担心自己多年来依赖的消费体系很快会被摧毁,而且还是被一批看起来很外行的人。

17tech    手机版    网站地图    联系邮箱:SJEYbbDdPL@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