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7tech生活窈窕教主教大家:四季饮食养生之道
窈窕教主教大家:四季饮食养生之道
2022-06-15

就像所谓的"人们把食物当作一天",吃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如何吃得好,怎样吃得健康,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接下来,著名中医教授杜莲如的窈窕教主博士将为我们讲"吃"。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二类,认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内因、外因。外因就是阳邪,受之于天;内因就是阴邪,来源于大地,包括饮食、起居、情志。可见饮食致病早在远古时期就已被重视。

《素问·疏五过论》“中说 “凡预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指出人生病与饮食的关系密切。《黄帝内经》中还有“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些都是饮食致病的描述。

中医认为,饮食要有节制,一是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者肉食动物、全素主义。另外“饮食有节”也体现在应时、有度。

《医碥》中说"酒客多噎膈,好熟酒者尤多",意思是嗜饮烈酒,进食过热易患噎嗝之症。这个噎嗝之症就是指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颇像现代胃癌的一种症状表现。宋代《济生方》说:“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遂成宿滞。轻则吞酸呕恶,胸满噎噫,或泄或利,久则积聚,结为症瘕,面黄赢瘦,此皆宿食不消而主病焉。”这正好描述了胃癌的病因与表现,那么错误的原因知道了,怎么正确的吃呢?

我们应该吃什么?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即说饮食五味是人体的重要源泉,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缺一不可。

现而今,有些人为了减肥或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吃主食,只以果、菜裹腹,这样缺少了维持身体健康最基础的“养”分,所以胃病频发;还有些人偏食肉食或者蔬果,这也会造成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营养成分的性味偏颇,日久人体的阴阳失和,脏腑失衡。

正如《素问》所云“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怎样吃才健康呢?

《黄帝内经》中倡导“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谷肉果蔬,食养尽之”,就是说饮食要有节制、要均衡; 《灵枢·师传》告诫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告诉我们吃饭要寒温适宜,切不要过冷或是过热。

饮食的选择上,老祖宗也给了我们忠告——在均衡饮食的同时,也要根据四季的变化、地域的差异进行饮食,正所谓“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素问》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就是说春夏之季不应服过温过热之食,以免阳气耗散太过,达不到养阳的目的;秋冬不可过服寒凉,以免阳气外泄无以养阴;故而说,“春食凉,夏食寒,”“秋食温,冬食热”。这里的寒热温凉,除了温度这一意义,也是食物属性的体现,就像秋冬吃羊肉,夏天吃西瓜、喝绿豆汤。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凉与寒,并非我们常规认识的寒凉之品,比如冰淇淋,毕竟远古也没有冰箱,只是相对于温热的火锅而言。

另外,吃的技术性还表现在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进食,孙思邈在《卫生歌》中说:“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月增辛聊减苦,秋辛可省但欲酸。”切不可五味偏食太过,现今太多人喜欢麻辣之品,这就又应了上文《济生方》所言“过餐五味……停蓄胃脘,遂成宿滞。轻则吞酸呕恶,胸满噎噫,或泄或利,久则积聚,结为症瘕。”

俗话说“病从口入”,有时并不只是吃坏了东西生病,吃的太好吃得太多也会导致疾病发生,所以合理健康的饮食观显得尤为重要。

17tech    手机版    网站地图    联系邮箱:SJEYbbDdPL@outlook.com